2011年1月30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十一)

除了白管子和白文本外,Too-art也就在與香港藝術中心的千絲萬縷關係下出現。早在茹國烈年代,Louis 已提出把二樓空間放出來,可惜當時學校不願意有甚麼承擔,只希望學生自己成立組織去運作空間,那時的學生雖已有一些籌備畫廊的行政經驗,但要自負盈虧經營一個空間,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況且那時候她/他們還未想好畢業後的去向,最後未能成事。之後,找到了李美娟 Carol Lee ,她攪了「開閘」活動,對香港藝術的負擔多了,思前想後,決定把二樓的空間接下來,組織了負責經營的班底,於是進一步把本地藝術的圖像建立起來。的確,這空間吸引了一些海內外賣家,因為作品價錢平,質素好,而且是道地的;在商言商,空間不算賺到錢,但卻在那個本地藝術不受重視的年代作出了一些貢獻。

期後,想到延續和繼承的問題,找到了另一個肯投入和冒險的新一代:余琦琦 Yu Kei Kei 。她於畢業後,接手了 Too-art 的營運,開始另一章的本土藝術篇。在琦琦的年代,基本上仍是艱苦經營,還知道琦琦每天只吃下午茶餐,因為是最便宜的慳錢方法。之後,香港藝術中心的經營有變,Too-art 只好暫時停辦,而琦琦也踏上遠赴海外學習的新一頁。

2008年間,我也跟部份的畢業生試圖延續香港藝術的夢,攬了「藝術貨櫃計劃 Art Container Project」,得到了很好的迴響,現在這個計劃仍然進行中;今天,很多在其中的工作人員都離開了香港,繼續自己藝術的追求。十年的教學,學生變成了我重要的部份;而「香港藝術」這四個字好像與我分不開了。

2011年1月22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十)

學院畫廊是自願組織,因此不能提供展覽津貼,但作為一個空間組織,總需要些費用,而且當時香港的社會又忽視本地藝術的收藏,因此想到了 Art Fair 的活動:以本地藝術、特別是藝術學生作主旨的賣買藝術活動。Art Fair 的中文名稱「賣藝日」,是 Monti Lai 的傑作、Logo 則是 Chris Chan 設計、Amy Chow 是第一屆的籌備統帥,她為「賣藝日」訂下了很好的行政基礎;第二屆由 Dominique Ho 籌備。這個活動一開始就得到本地藝術家的支持,配合了宣傳,成績也不錯,還記起一個同學,因為藝術家曾德平選購了她的作品,在現場哭了起來。到白管子成立時,新的一代年青學生加入,令畫廊更加活潑,活動陸續增多。當時的工作人員有 Candy YeungCircle YangYu Kei KeiHanison LauStathony ShekTan Ka WingVenus LoDamon Tong 等等,還有很多義工。Candy Wing 都做過白管子主持人、Keikei 則打理過電影欣賞會、Candy Circle 都籌備過Art Fair、而 Venus 就是白文本的領將、Damon 協助籌備了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名為 Cracker展覽。

其後的白文本,也同樣地在社會的藝術文字/寫作缺乏的情況下產生出來。這真是一個大膽的行為,因為所有的籌備人員都非文字出身,而出版本身也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有心的人士已經組成了,其中包括校內外人士,總不能錯失良機,於是四期 hard copy 的白文本也就戰戰兢兢地完成了:當中有 Alex HeungIvy Ma Stathony 做設計;Teresa Chan Alice Choi 做文字編審、Venus Kurama Ho 做聯絡/行政;Lee Suet Ying Leo Wong 做分銷等等,總之就以正式的出版工作來進行,結果除了學校,書店也有白文本的出售。白文本就成為可以自力更生的藝術理念刊物,同時也得到了外界的讚賞。

2011年1月18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九)

教學中心畫廊於 2006 年還籌劃了跨院校的展覽,公開召募了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的學生共同展出。那時主動遞交計劃書並成功展出的學生有:鄭怡敏、張志佳、周俊輝、馮菁萍及關尚智。這些同學現在都有好的發展:鄭怡敏 Gum 除了創作外,還建立了C & G 空間,貢獻香港的藝術社群;周俊輝及關尚智成為當代受注目的藝術家;馮菁萍後來入讀城市大學的創意媒介碩士課程,開展新的創作媒介。

2004年教學中心畫廊搬到香港藝術中心的十樓,在發展上,要更加完善了。因此要改一個更正式的名字,基於英國White Cube畫廊的例子,再加上空間像一條管子,於是想到了「白管子 White Tube」的名稱,並由「馬仔Florian Ma」 負責Logo design 的工作。白管子從此更正式地運作,之後也註冊成為一個團體。期後,眾多的學生利用畫廊空間去展示作品,亦由於活躍展示的文化已經建立,學生們都相當著重展示的內容,因而吸引了更多外來的觀眾。陳麗雲 Movana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其個展期間,有一位外籍觀眾,對她的作品深感興趣,邀請她往海外展覽,而鼓勵了她日後積極的創作道路。

此外,畫廊也得到藝術家的支持,策劃/展出她/他們的作品,計有林志光、鄭波、林慧潔、林嵐、Ellen Pau 等等,以致白管子成為本土藝術一個可以討論的新的展示場所。

2011年1月8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八)

大家熟識的白管子,前身是東城大厦的教學中心畫廊。成立的原意都是讓學生展示其作品。但展示學生作品,總不能用傳統的想法:例如「讓學生有機會啦!」、「順便宣傳」、「裝飾吓學校」等。藝術學生雖然還在學習的階段,但藝術的語言的學習,最終是讓學習者找到一種視覺語言去表達自己,基於藝術表達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去展示出眾的作品,所以畫廊的建構是以自由參與為主,但也極力強調認真的參與態度。畫廊有很嚴謹的權責內容、也有義務的學生聯絡員分別負責不同的展覽;每個展覽都有開幕時段,鼓勵學生首先邀請親友參加,建立家人之間對藝術的了解,而成為學生日後藝術的發展的第一個支持者,當然畫廊聯絡員會負責向外的宣傳。所以畫廊並不單是展出學生作品,同時,也培養藝術行政人員,讓每個藝術學生最終都可以自行籌備展覽,也藉著這些工作去參與/了解藝術圈子內的情況。

還記得第一個申請個展的學生馬瓊珠,她之後的發展相當好,畢業後全力投入藝術的行業:去非牟利的機構做行政工作、參與和籌備很多的展覽、後期遠赴海外深造、又獲得贊助到美國觀察當地的藝術等,這些都反映一個藝術家的成長都應該是由本身的努力開始,學校的畫廊精神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和積極性。

除了學生的展覽外,那是還與當時的畫廊聯絡員 Ringo Monti 籌備了一些展覽,邀請老師和學生參加,「再現曾灶財」和「形影不離」,都是很好的展覽,探討當時熱門的題目和現象,「形影不離」更加製作了場刊。錢從那裡來?由於當時是零經費,所以構思了當時香港還未有的本土藝術 artfair. 第一屆的「賣藝日」是在那裡做的,籌得來的錢就用來發展畫廊。Amy Chow 是第一屆的「賣藝日」的籌備重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