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進入利東街 : 看”那些影像” 文: 李漢凌

在今天,再談繪畫已死,似乎已經很out,那又可談些什麼? 每次想到繪畫,第一時間是先想到影像的問題, 但在這個年頭只談影像又好像太廣泛,應該是說,什麼影像?從古時人類便開始因應他們的文明程度不斷把影像再現, 例如數千年前的洞穴壁畫,陶器上的繪紋,到今天的Plasma TVYouTubeSnapshot

前陣子到了鄧凝姿的studio作訪,正恰她有個非常tiny 的展覽 - 進入利東街。幾張畫作當然如題,畫的是一個貌似寫實的cityscape,影像來源於一些日常生活的snapshot, 再透過投影機把不同的影像重組,建構出一個 合理的空間在畫布之上, 但一向有留意鄧氏的作品都知道,作品的形式一路都是以一種較為實驗性的抽象(並非typical那種)為主,就算偶有具像的image都只屬補助的形式出現而非主導,相對來說,今次的寫實情度可算激烈。

不難發覺諸如這類型的繪畫近年越來越多,如果撇除策略式的創作考慮來看,它們又能否透露出某些與我們當代生活的有關的事情? 鄧凝姿坦然系列作品還在最初期,但我們仍可借此討論一下有關當代繪畫的特性。鄧氏的繪畫一向不是只從單一媒介去作思考,例如早年的作品已連繫到某種社會時態、文化議題與個人身份之間的關係,至近年更把作品的思考層面,推進到其他媒體,去嘗試使之產生碰撞或融合的可能性、及大膽地尋找新的視覺語言.

然而,這形式的繪畫作品好像與傳統的繪畫有明顯的分野,有評論提出過,當代繪畫看起來更像Picture() 而非畫,說話針對的當然是由 contemporary painting 中的影像所產生出的各種問題。探究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去了解。今天,各色各樣的影像所向披靡地衝擊著我們;而我們也透過不同媒體所產生出來的影像去觀察世界,漸漸地這也轉變了我們的觀看方法,產生另一種經驗,使我們不需要(或不可能)真實地去觀看/了解事物。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消費主義年代, 這些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和快捷的確無可厚非, 但是否就因為這種生活經驗的轉變,引致當代繪畫的意義和角色因此也改變? 而繪畫本身的特質又應該如何討論?

如仔細觀看鄧凝姿的繪畫,作品的其中一項特點是,畫面經由多層纖薄細膩的塗層所組成,在塗繪的過程當中有的形成了一些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影像與影像在畫面上互相交織產生新的結構體系; 這樣的繪畫過程除了增添了表面的視覺效果外, 同時也成為了屬於藝術家自己的藝術語言及隱喻,這也正好表示了繪畫就好像是一種可以容許藝術家去反覆思考事情的場域,使影像能夠呈現出某種更隱密、深入和複雜的主觀層次;相對於今時今日那些講求直接、快捷和單一的媒體影像,繪畫似乎有較優越的表述能力,藝術家就利用這種繪畫過程之中獨有的特點,深入地回應個人與當下環境之間的那些細微和不能言喻的微觀感受,借此喚起或強化我們潛藏於低的印象和記憶。

今天,隨各種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經驗,思考模式的確有很大改變,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繪畫與影像之間的關係?然而繪畫自身作為了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又該如何與其他新媒介互相混雜競爭,從而從新辨認出屬於當代繪畫獨有的一種面貌,又或者會是另一種面貌?



鄧凝姿後記:
前陣子跟李漢凌談到繪畫/創作的問題,想不到,他真的去做研究,寫了一篇很有想法的文章。今天,說策略容易;思考藝術的人太少,希望談藝術真的可以成為風氣和習慣。近期,在本人石硤尾工作室開發出來的空間,也希望其可成為一個談藝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