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Inside Story

上篇文章問了個問題,不能不繼續回應。找來了新進藝術家冼朗兒Stephanie Sin,詢問她的看法。Stephanie 2007年完成學士藝術課程後,即全程投入藝術的氛圍中,除了個人的繪畫創作外,更積極參與圈中的活動,認識不同的藝術家,對於藝壇中的事情,都有一些觀察。她認為香港太少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本地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多的話,是不用懼怕現時畫廊、傾向推介外地及中國大陸藝術家的做法,而且甚至可以「水浸」藝壇;另外也不夠好的作品和藝術家,因為大多的香港藝術家都會參與很多所謂「有趣」或「可發聲」的事情,而不能專注自己的藝術,特別是年青藝術家,其作品很多時是不斷反映在「現時發生了甚麼?」的事情上,而沒有發掘自己創作內最深入的地方。所以,這些藝術品都跟藝術家沒有甚麼關係,也因而顯示不到甚麼藝術情況。她認為藝術家應該學習聆聽自己的內心深處。

這些觀察,不難理解。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少的話,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是少的;藝術家創作不夠專注,作品也很難有所發展。現時的情況,除了所謂「全時間」藝術家的問題外,最重要的是藝術工作者把大部份的藝術時間,放在很多其他的事情上,包括推廣、行政、社區活動和教育;甚至更加要命的是不停為不同的機構作「對題」創作。藝術家無法獨立地、並首先為自己的藝術確立自我的方向,藝術欠缺了自己的面貌。

然而,Stephanie 提及的不足夠問題,大概也引出了「看不到」的問題,也即是說:在藝術主流圈內「看不到」大量的本士藝術。這究竟是涉及「機會」還是「參與」的問題呢?

後話:為甚麼藝術家不積極參與主流藝術圈的活動?

致哀:對於香港人在菲律賓遇害的事件,感到非常悲痛。

2010年8月14日

香港藝術

2000年由香港藝術中心發展出來的香港藝術學院,其成立之後,在某個程度,可以說是打破了本地藝術界的悶局。那個時期前的藝術圈範圍相當細:觀眾固然少、也沒有甚麼可以令廣大群眾共同雀躍的活動、畫廊也沒有興趣本地的藝術;期後畢業學生人數增多、院校競爭性增大、2003年經濟低迷、西九效應等致令本地藝術家的面貌逐漸在社會上浮現出來,最令大眾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工作室的開放節目,使本地藝術終於能站在本土上,確立其存在的事實。然而,我們所看到的,仍然是浮在表面上的影像,看不到實際的內容,及其與社會或人文的意義,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可以回應的觀眾,如評論員、研究員、歷史學家、策劃人、甚至行政人員,也就是說在這藝術圈裡的專業、甚至非專業的人士仍然非常不足;文獻及評論那麼少,實在不可能那麼容易地為本地藝術下定義。

近年,新的藝術院校陸續誕生、藝術工作室也慢慢在不同地區形成、畫廊也多了做本地藝術家的展覽、接近群眾的商場也有大大小小的展覽、藝術家的流行小意念也延伸至中學校或社群裡繼續進行、年青的藝術家除了不斷嘗試全職的藝術道路外,也積極尋求到北京發展的可能性,這種種現象都好像告知各人:從本地出發的藝術都有了一些出路了。事實又是怎樣,大概積極參與其中的人士,又可能有另外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