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西九藏品第一炮

有關西九文化管理局最新收藏的問題, 筆者支持胡思威的說法。原因有:
(一)香港的藝術、甚至於本土而言,無人想提,除了有關「錢」、「權」或「勢」之外。這時刻,不努力扶植本土藝術,還待何時?
(二)據報報導,是次藏品大多中國當代藝術,外國收藏家把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作品送/賣回中國人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代托管工作,為甚麼要別人托管?
(三)為甚麼是獨一收藏家,而不是數個收藏家?(第一次收藏呀!)
(四)為甚麼是這個收藏家?
(五)為甚麼沒有外國藝術家作品?
(六)當代藝術,正在進程中,自己不可以收購嗎?
(七)據報,本土藝術家中,大多是年青一代藝術家,當局不可以在本土收購嗎?她/他們還年青啊!這些年青藝術家的早期作品是最好的嗎?
(八)由於本地藝術一向沒有承傳的研究和發展模式,單以當代藝術投資的角度,去追捧了一些年青一代的藝術家作品,作為當代藝術的典範,這種做法是其實是為了製造市場效益、多於建構本土藝術。(筆者遇到不少中生代藝術家,均對社會單一的思維,感到非常失望;也回想前代藝術家對藝術的熱愛和貢獻,在功利的社會發展中,這些人早已被人遺忘了。)
(九)在「高級」藝術層面而言,西九文化管理局所付出的金錢代價可能不算是高,不過於今日全球經濟情況來看,應該沒有國家願意付出這樣的數目。香港真是例外。
(十)香港的特色在那裡?為甚麼單要緊隨西方的遊戲規則啊?那一代的香港人才有自主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