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是古天樂完自己第一個夢的作品。在過去20多年的香港電影中,古天樂是業界其中一個「差不多是唯一的香港男演員」,其他為劉青雲及張家輝,因為不斷的演出機會,造就了他成為今天的影壇大亨,幸好,他也非常積極回饋社會,開展自己新一章的電影事業。以香港電影業的發展歷程中,這部「明日戰記」應該沒有甚麼人願意投資,如要看科技的大製作,荷里活電影一定十分精彩,在極端的計算下,沒有人會以巨資投放在這類電影上。然而,古天樂就拍了這部電影,挑戰自己的膽量。老實說,這是一部沒有可觀劇情的片種,看的是對本身已有的科技發展的自信表現,曾幾何時,這態度是相當香港式的:「有一點簡單和天真」,或許這就是香港人支持這部電影的原因。話雖如此,這部電影也離不開市場的考慮,仍然用了似乎一直香港只有三位男演員的演員演出,即劉青雲、張家輝及古天樂,當然現在多了個姜皓文;女演員方面,在香港這個幾乎是看不到有女演員的地方,現在有了個劉嘉玲,她是眾女演員中,有較多演出機會的。當然這幾位演員都有一定的表現,然而,一個地方的影業蓬勃,總不能只有寥寥幾人!希望這個現象/傳統/思維/考量在以後有機會被突破。
2022年12月26日
2022年11月1日
Indigenous 本土民族及在地族群
2022年9月6日
「那地方」與「那地土」
「那地方」系列,是回歸平面繪畫和回應中國山水繪畫的創作。前者有關繪畫特別是西方有關人的精神性和想像力如何可以在繪畫的過程中產生;後者則是關係於特別是文人畫中、個人失意於社會/仕途/國家轉變中所追求的個人空間和精神解放。人的精神力量和想像力必須在專注的狀態內才能產生;而個人的精神自由則在多元無限制的空間內得以體會/實踐。「那地方」每一個作品都沒有一個預設的故事或內容,個別畫面上的構圖佈局或許會道出一些「那地方」的特徵,然而整體的概念和做法是探索的重點。
有人說我的繪畫其實是繪畫與素描兩種媒介的實驗/混合品。這是準確的描述,因無論是創作方法和顏料的運作,都有傳統素描的痕跡。因此早期,尤其是黑白有照相影像的作品,我自己稱為平面作品而已。對於是甚麼媒介,從來都沒有執著。
對於「那地方」未來的發展,會有多些地方細部的思考,尤其是對「土地land」的看法。閱讀過一些關於土著民族的研究和作品,其對所居住土地的看法和後來的遭遇,跟中國文人畫的自由山水意識對比之下,感覺中國文是人畢竟都不是有侵略性的人類,起碼他們都只是在精神上的奔馳,尋找自我的自由,就算是落地而行,大多是隱居式的;或憑弔以往的時刻、或欣賞山勢流水、最終還是期望融入自然之中。
因此「那地土」也會是「那地方」的延續發展。
2022年8月5日
《傳導/蜕變 - 七位香港教學藝術家》展覽
跟七位以前共事的同事第一次一起籌劃展覽,去思考:我們這班長期從事藝術教學、同時又不斷進行創作的人,究竟教學與創作有甚麼關係和有甚麼相互的影響?
在我們的新聞稿如此說:
藝術家的思維作教育實踐
2008年國際藝術博覽會進駐香港後逐漸產生漣漪效應,十多年的光景或多或少影響著年輕藝術家對藝術市場的反應,但在這之前的一代藝術家在缺少市場經濟誘因下,他們對藝術的取態更趨向於社會中尋找藝術的價值。當有些藝術家以教職為生時,也將尋找藝術的價值放於教學理念之中,以藝術家的思維作教育實踐,從藝術理念開拓社會價值的可能性。
是次《傳導/蜕變 - 七位香港教學藝術家》展覽,是七位香港藝術家/教師-何兆基、林嵐、譚偉平、鄧凝姿、謝明莊、黄麗貞和余偉聯 - 的一個合作項目,探討「教學藝術家」身份的當代意義。七位教學藝術家來自香港不同的教育院校,除了他們各自的藝術創作外,他們也推動有關藝術與社會關係的工作,如何兆基推動手藝作為一種感知學習,林嵐以其藝術計劃串聯社會的不同人士,譚偉平推廣藝術資訊的傳播,鄧凝姿作展覽策劃和藝評出版,謝明莊推動攝影的藝術和社會意義,黄麗貞以陶土對在地文化的探討,及余偉聯以「總體繪畫」進行跨學科的合作,這些意向豐富了藝術和教育以外的社會價值,從廣義上將藝術放在社會的不同角落中培植;連同更多香港同代的和上一代的「教學藝術家」共同鋪設藝術生態的「基礎建設」,超越在狹義上藝術教師只作傳遞藝術知識的模式。
七位教學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也一直在推研。這次展覽的策展人歐陽憲介紹到:「他們的作品源於個人議題,亦借鑑了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問題。從粘土到寓言、從掛毯到歷史、從瘋子到政治,是次展覽展示了藝術創作與傳導的未來:如何在關顧個人議題和社會責任的情況下,轉化成無數的形式」。七位教學藝術家在傳導的同時,無忘以藝術回應社會價值的蜕變。
展期: 2022年8月4日至8月29日
展場: 嘉圖SKW - 香港筲箕灣東大街17號成昌樓2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11時至晚上6時(預約參觀)
展覽開幕: 2022年8月6日(星期六),晚上6時至7時
查詢: 51181770 / info@grottofineart.com
Website: https://www.grottofineart.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ottofineart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grottofineart/
2022年7月26日
香港 – 全球的大都會城市
在網絡上重溫由多倫多Power Plant主辦有關香港的一個對話錄影,其中的討論者都是已長久居留在海外的華人,在學術或文化討論中,對這類情況的人士,很多時會以流散者diasporas來形容,由於長期在外,受其成長文化影響為深,對道地文化發展未必認識很多,然而由於其長輩的關聯或記憶情感的關係,接受邀請或自行當製作有關道地(中國/香港文化)有關的作品時,其作品總讓道地人士有異國風情的感覺,當然這只是不同角度對同一地方/題材的不同演繹而已。是次Power
Plant的線上討論名為Hong Kong is a Loaded Term: Megacities, Temporary
Cities, Future Cities 的討論,有藝術家、學者及評論人士,其中學者AIhwa
Ong王愛華有兩句形容詞都有一點提醒的作用。其中就是我是次的取題Hong
Kong
is a Global Metropolitan place,這個大家都有所認知;另一個是Hong
Ko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ese diasporas,這個令我突然醒悟為甚麼香港對一些流散者這麼重要,吸引她/他們探訪/回到香港,當然還有一些是在政策上或跟全球及經濟文化發展有關的原因。
從九七回歸開始,香港本土都希望多些探討有關香港本土文化/身份的問題,然而千禧以後,香港大力打造創意工業,以經濟作走向及全球一體化藝術為指標,全球一體化藝術也就是以西方藝術歷史進程+他者發展而成的脈絡,由於是主流藝術,民間也配合得很好,令本土藝術未能有認真和持續的檢視;在此期間香港大量歡迎海外藝術家展示和駐留,其中也有不少是海外華人,致令看起來海外華人的條件較為優越。但在某些華人流散人士中,以Professor AIhwa Ong而言,香港是她/他們的首都,除了道出她/他們對「家鄉」文化的情懷外,也突顯了香港自由和國際化的景況,讓不同文化/國籍的流散人士在港自由尋找/享受自己所需的東西。不過正如Professor AIhwa Ong所言,這個capital還會像從前般存在嗎?
2022年6月9日
「那地方」續篇
「那地方」系列開始後,有多次展出,亦連續發展了多批作品,以海上浮沈的島嶼/山景為主。很多人認為作品中的圖像是香港的景致,其實創作時並沒有以任何特定的地方作為參考,只是以概念為主,表達對那地方的一些看法,當然,不會排除有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說法,這個大概是屬於心理學的問題,留待有興趣的人去研究。直至現在為主,作品的構圖仍然是參考中國古典的山水畫,以可遊/進入為主。古人追求自由的天地,往往希望能走進大自然/山水的隱蔽處,獨立特行。香港人似乎從開始就是流散的民族,雖然有長時間的安居樂業,在富裕環境中生活,但在不同時期,仍然有多次的移居,似乎對很多人而言,生長地並不是她/他們可以長久居住的地方。移居/流散的情況在本質可謂是有喜有悲:既能體驗另一個世界、但又處處充滿挑戰;像是浪漫的行為、但又滿是沈重的情懷。此邦彼邦究竟有甚麼分別!故鄉的情懷又是甚麼!色彩繽紛的「那地方」系列作品又能牽起這時代的人的一種怎麼樣的心情?要延續這意念的作品,似乎要更多的思考和更新一些固然的想法,讓每一個都懷著希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