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業畫廊的發展如雨後春筍,連重型的海外藝術畫廊也要進駐香港,使得一些以本地為基地的畫廊也考慮以本地藝術家作為招徠。對本土藝術家而言,也不失為一條接近自己興趣的出路,最重要的是,本地藝術畢業生不需要苦苦地從那些無前景連工作名稱也不需要的坊間行業中揀選僅以為生的工作。因此儘管本地藝術市場可能十劃只有一撇,畫廊與本土藝術家也可以繼續合作,尋找還需艱苦經營的發展前景。
本土藝術在商業畫廊而言,又會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畫廊大多數結集在中上環區,位處在偏遠地區的,都不容易生存,有些畫廊雖兼有廠房般的較大空間,但都只是進行偶發性的展覽。中上環仍然是商業貿易的中心,於今日而言,區內有潛質賣家也仍以外國人或遊客居多,這些畫廊的目標觀眾在某個程度上影響了藝術作品的發展方向,因此目前畫廊所承載的本土作品,是有偏向性的,跟佔大多數的本土市民的意向和趣味是有距離的,就如筆者有興趣知道早前「活化廳」藝術空間帶了一團油麻地居民參與2012Art Walk行的結論是如何的呢。嚴重缺乏了本地觀眾/收藏者的參與,再加上本土一向缺乏文化的承傳和社會語境的認同等因素,難怪推廣年青藝術家成為畫廊唯一可靠的推銷策略,不只商業畫廊,連政府也追隨這個方向,難怪商業畫廊成為現今香港藝術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