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藝術或香港藝術史的問題都令人很頭痛和無奈,其原因複雜,也非瞬息間可解釋/決的問題。
最近漢雅軒30周年,分三個地區進行大型展示,作品不少,而且也是可觀的,其中令人觸目的是中國歷史發展的時間線,跟展覽作品拼合在一起,像是為觀眾提供了中國藝術發展史的脈絡,而香港在大中國的覆蓋下,出現在97回歸的時段內。
無疑,以中國為中心,香港在97年回歸中國,此後成為中國的其中一城市,其藝術的圖像亦順理成章出現在中國藝術的版圖內。從這版圖上,推斷香港藝術可以面向的二條路﹕一是回歸中國、與之共融並積極加入探討「中國性」的問題;其二是反抗新政權,爭取合理的存在價值。兩個發展都能顯示出香港的當代面貌,亦能滿足觀者的主觀/客觀願望,或許這樣做、再加上全球化的互惠藝術運作、及中國/西九效應,香港藝術有可能穩定地走進國際。
90年代,後現代主義讓不少亞洲地區藝術家可以立足國際藝術,很多人一直埋怨香港藝術未能抓緊機遇,在回歸中國期間,大力回應政權回歸的問題,以致錯失一次邁向國際的機會。
是否錯失了機會,在多元/純藝術的角度而言,自然不可隨便下判定。但香港在史前已有的人類活動、戰後南來的文人氣息、殖民地借出的藝術、海外留學回歸的感情、地土所生的自強不息等等,這些事情該如何去了解﹖香港本土人士又該如何去編寫這一/多部的香港社會史/藝術史﹖
後記﹕經專家證實,漢雅軒所提及的某些歷史事件年份並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