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曾說這一句話:「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對年青藝術家如此追捧」,所指的當然是香港。猶記起在泰國清邁留駐時,也看到不同創作階段的人以大象這像是泰國的圖騰來創作作品,在香港,如果以非常典型的香港文化圖騰來做作品,很多人都認為是為了給西方人看的,尤以97年前的藝術家,很少這樣做,現在反而較多以香港廣為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內容做作品,亦有一定的認受性。在泰國大象並沒有被淘汰,而且跨越年代,也有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作品上。再說香港的藝術生態,年青一代實在擁有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跟年青一代交流時,也獲知一點當代年青人的關注點,例如對前輩藝術家的熟悉程度,相信除了其老師藝術家外,老師以外甚至再前輩些的藝術家,相信都不會是其關心的人物,值得其操心的,應該是高其數屆畢業的,又有點成就的,例如會關心其賣出多少作品,在那一間畫廊發展,穿甚麼衣服去跟藝術館人員會面介紹其作品予考慮購藏等,當然以上所說的只是茶餘飯後的事情,不知是否真確;至於上了神台的,可能是千禧年中成名的那一批。如果以陰謀理論來猜測,非常切合回歸後的主觀願望發展:英國殖民地時,香港只是一個文化的沙漠,特區政府成立後,大力發展藝術,形成蓬勃的面貌,令人欣欣而喜,所以大部份的人再不會認為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
2018年12月6日
2018年6月23日
香港藝術國際化後的發展
每一地方的藝術都有自己的發展進程,雖然不一定一樣,但有時卻又大同小異。
香港在大都會城市角度而言,都應該是薄有名聲,但在文化藝術方面,筆者仍然覺得是在國際藝術環境下的一個花瓶,縱使有些藝術場域/情景發生在本土之內。
香港幾乎在任何一個層面的藝術,都著意走向國際化,特別是跟隨主流國際圈子的發展,就正如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概念一樣,在「西方」主流藝術的歷史發展下,總有一些地方的文化藝術要進入「現代modernity」階段一樣,這個概念往往不幸地也伴隨著一些指標。
香港特區政府正其名發展藝術文化經濟,實質亦同時推動了國際化的本土藝術,看最多資源/權力的機構都朝向這方面發展。香港是一個向外商業城市,很難改變植根已久的實際思維。這些全球化循環性的藝術在其系統下仍有其可觀的發展,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在民間積極尋找出路的各種藝術類別。事實上,在當今自由網絡的世界裡,民間的專業藝術家雖不在主流國際聯繫網中,仍然有機會建立一些有素質的藝術,而且這些藝術家比主流國際職業藝術家更身兼多重藝術身份,在各藝術領域中貢獻社會。如果當今仍然只相信精英/主流藝術為唯一的發展的話,是漠視社會多元化/不同層次/面向/人種的現實內容。因此政府在資源分配上,有必要要重新思考,達到更公平的發展。
2018年5月28日
香港藝術生態發展
正當H Queens 國際畫廊進駐香港後,而藝術展銷在香港增長的優異成績,使香港立即成為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香港的藝術生態發展亦走向清晰的面貌。由於以「西方」文化為首,在全球當代藝術發展中,擁有最強網絡、權勢與資源的綜合性集團仍然是主導群體,相信以香港無根無貌且非常現實的環境,實在難以有任何招架能力,因此緊緊跟隨著主流發展,是必然的趨向。大部份年輕一代的發展機會是樂觀的,但並不表示一定成功,要看銷售結果,而且以再循環(recycled)的發展特質,一般成功藝術家都會被循環使用多次,其他人要取而代之,要出一點力了。另外一個發展的面貌,簡約來說是屬於民間的(在此恕排除業餘興趣性質的藝術類別),但這不是一個圈子,因沒有利益關係,亦沒有階梯的進度,屬大多數,大部份的藝術內容發展都比較純粹,如果這部份的藝術想走入主流圈子,完全要看有否市場效應,民間觀眾欣賞的推動能力有限,對此類藝術家而言,在民間推動藝術,只屬社會服務一種。
由於「第三大」的名稱所致,除了高級藝術畫廊連各個私人及官方的機構變得非常活躍外,在民間,也理應陸續有次等級的畫廊走出來承接民間遺留的發展,所以大部份有志藝術的人仍應努力爭取。不過如果仍不想跟大路發展的話,要多動腦筋和更要勤力一點了。
如此急速的發展,對只有短暫的人生壽命的藝術家人類來說,是歡迎的,然而於本地的藝術發展的歷史來說,還是未預備好的,因本土的藝術研究還未能提供滿有信心的藝術看法,也使看來活躍的藝術環境,很多的藝術都只能跟著大潮流走,反而頑強的水墨作品發展仍然能算是承載了以往的一些藝術論述。至於香港特區政府的看法,多集中在市場的收益上,植根本地或發展人民藝術的角度,應該不是最重要的想法;以陰謀理論來看,用西方國際化文化思維放在所有資源最豐富的本土機構內發展藝術,無疑也是對本土藝術的一種挾制。
2018年5月11日
藝術家書籍
90年代,筆者手造了不少藝術家書籍,那時的概念是:如果藝術品只有一個版本的話,亦只有一個收藏家可擁有,其他人是沒有機會可以看到的,而版畫則可以有多些版本,能傳遞至多些人。所以那時的想法是發展多版本的藝術家書籍,幸好當時也找到了非常容易處理及效果很好日本研發的小型版畫機及其配件,所以可以不用太艱辛也能完成多頁數的作品。第一本的書籍名「那時候 Memory & Identity」,於96年完成。從處理紙張到圖像及印刷,一手包辦。書本是回應九七回歸有關香港人身份及存在問題。書的印刷有210版本,除了可收藏外,書的構想是好像一本記事/速寫簿一樣,收藏者可以在簿上創作或記錄每日事情。第二本名為「紅色城市Red Book」,於98年完成,印有70版,都是有關香港回歸後的事情。書用了幼細的宣紙,以紅色為封面。其後也造了第三本書,但一直都覺得效果不大好,終於撕毀了。這些書在筆者創作的生涯中,是很好的回憶,也代表那個年代對香港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2018年1月7日
Star Wars 星際大戰
星際大戰由70年代開始到2018年,已經播出不少套作品,主角由年輕的歲月演到銀髮斑斑,片中的武士亦一代一代地承傳下去,相信這系列電影亦會繼續拍攝。這套電影有不少Fans,相信因為故事有幻想空間,內容有前因後果,製作大型,有不少特別效果,引人入勝。個人喜歡,除了因為以上外,最主要可能是懷舊,懷念早期的演員。那時候荷李活片大力進攻香港,這些花費金錢的大製作真是歎為觀止的。時至今日,再看之時,特別是年華老去的演員,有一份親切感,高度商業運作的電影事業,竟也能起陪伴你渡過多少春夏秋冬時日的作用,一起在這地球上流轉,而且還是在一個不存在的時空中。
其實這電影的故事沒有甚麼特別,雖然近日在書店看到有人把這電影的內容連繫到人生的事情中,這些都是觀者主觀思考而作出的客觀分析,是對電影的非常積極回應。其實世上沒有甚麼事情是沒有意義的,都是觀者的觀看問題而已。這樣說可能為自己辯護因甚少觀看被受眾廣泛稱為有意義的作品。在這裡並沒有否定追求意義的意義,只是「意義」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就算星際大戰,我也只會入場看正傳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