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地方的藝術都有自己的發展進程,雖然不一定一樣,但有時卻又大同小異。
香港在大都會城市角度而言,都應該是薄有名聲,但在文化藝術方面,筆者仍然覺得是在國際藝術環境下的一個花瓶,縱使有些藝術場域/情景發生在本土之內。
香港幾乎在任何一個層面的藝術,都著意走向國際化,特別是跟隨主流國際圈子的發展,就正如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概念一樣,在「西方」主流藝術的歷史發展下,總有一些地方的文化藝術要進入「現代modernity」階段一樣,這個概念往往不幸地也伴隨著一些指標。
香港特區政府正其名發展藝術文化經濟,實質亦同時推動了國際化的本土藝術,看最多資源/權力的機構都朝向這方面發展。香港是一個向外商業城市,很難改變植根已久的實際思維。這些全球化循環性的藝術在其系統下仍有其可觀的發展,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在民間積極尋找出路的各種藝術類別。事實上,在當今自由網絡的世界裡,民間的專業藝術家雖不在主流國際聯繫網中,仍然有機會建立一些有素質的藝術,而且這些藝術家比主流國際職業藝術家更身兼多重藝術身份,在各藝術領域中貢獻社會。如果當今仍然只相信精英/主流藝術為唯一的發展的話,是漠視社會多元化/不同層次/面向/人種的現實內容。因此政府在資源分配上,有必要要重新思考,達到更公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