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

黑天鵝


朋友因為娜塔莉波曼的得獎,相約去看了這名為黑天鵝的電影。之後我們討論了一些話題,其中涉及藝術的追求和完美的問題。在影片中,娜塔莉波曼因為本身的性格較為拘謹,而不能演繹一個屬於邪惡的角色,她努力的追求,終於由外在的技巧轉進內在的精神層面,產生了與現實不符的幻覺,最後雖成功地跳出精彩的舞蹈,但在人生路上卻成了悲劇的主角。這個橋段說出了最後悲劇的近因,而遠因卻以片段形式不時在畫面中略過。藝術上的完美是很多藝術家的關注點,完美的藝術如不能透過技術、物料、或媒介等的追求,就會落在經驗及其所產生的某種精神狀態下的滿足體驗,引致電影中所描述的結果。

娜塔莉波曼演得很好,電影故事也很精彩,加上鏡頭的運用,把主角不斷壓縮、只餘下上半部身體的緊張狀態,所以這雖不是一部恐怖片,但卻產生了很多令人心跳急速的場面。至於電影中提及的精神狀態,它並不只是藝術追求者所會遇到的事情,不過以追求完美的藝術作為故事的背景,更加能引起大眾的共鳴。以從事藝術的工作者來說,我不會投訴這個做法,因為我更關心其所提及的精神狀態、及這真是一部可觀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