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清邁行(五)


人離鄉別井的感覺是很難言喻的。以前在北美特別是美國時感覺強烈一些:90年代加拿大香港新移民多,沒有甚麼太大的感覺﹔到美國遇到香港人感覺就強烈多一點,因為住在美國的香港人時間是長的,那種感覺就像是時光倒流了。這數天也認識多位從外國移居清邁的人。有一個80多歲的老人家,她從美國來的,她的一個女兒在美國自殺死了,一個兒子去了中國,過著自由的生活,很少跟家人來往,她的另一個女兒則來了清邁,嫁了年紀比她少的泰國人,並生了現在是青少年年紀的兒子。這個女兒曾經跟藝術家Christo 夫婦做了十五年助手,後來決定往海外尋求另一種的發展。老人家跟女兒來了在清邁,自己住在跟我同一幢Apartment的地方很活躍,做了很多籌款活動,特別是有關兒童及癌症的工作,她自己在30多歲己第一次感染癌症,其後也有,但她可以活到現在,所以她能過著非常樂觀的生活,每星期都去做針炙。

另一對退休人士,男的是美國人,女是日本人,有一天女的來找我,認識了他們,她找我是為了跟她讀一封從台灣朋存友寫來的中文信。這對夫婦過著自由的生活﹕一年中分別在清邁 (跟我同一幢Apartment) 和菲律賓自己的一條船上生活,他們覺得美國的生活指數實在太高了。將來我們未來的香港老人,中國/清清邁/菲律賓都發展了,我們有那個地方可以去呢﹖每個現代人都要面對城市化的問題。

2012年1月16日

清邁行(四)


在眾曼谷的大學中,清邁大學排名第三,是屬於受歡迎的大學﹔其中,除了藝術學系,其餘學院的學生,均需穿上校服﹕白色的上衣及藍色下衣。清邁大學是五年制的,如果做過交換生,學習的年期可能更長。清邁大學佔地相當廣,我居住的整條  Doi Sutherp 街的很多店舖都是眾學生們的蒲點。食市與咖啡店十分多,晚上就是另一個夜市場,由於食物便宜,學生都不會自己煮食。事實上,簡單的泰式食物也很便宜,但飲料和交通車費卻是貴了一點,咖啡與凍飲是受歡迎的,一杯咖啡或凍飲可以吃到一簡易碟頭飯﹔交通方面,短程的不需要議價,大約 20 Baht 左右,但稍為遠了一點的路程,便需預先商議價錢,而且是海鮮價,遊客當然是造成海鮮價的原因,所以本地居住的人都有自己的單車/電單車或汽車了。

市內有鼓勵外國移民的廣告,認為以海外的金錢足夠在清邁過舒適的生活了。一間紙店的德國藉老闆,從前到清邁做入口生意,現在在清邁做出口生意,賣手造紙,大概近期生意不好,見到顧客,也不忘一吐經營苦水,順帶鼓勵移民。的確有不少外國移民,特別是歐美等地的人走來清邁尋找另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退休人士,有年老丈夫結識了年輕的泰國女子,拋棄原來妻子,在清邁生兒育女,將來並且會留下尚是年青的泰藉妻兒獨自生活。

正待發展的東南亞地方,可能都有相同的問題﹕把國家開放,以旅遊業和手作服務吸引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在此尋幽探秘、或是以低廉的生活但高級的待遇、讓不能在原居地繼續承擔昂貴生活的外地人走進來、使他/她們有再次發展的機會,而同時也可加速本土地方的發展,為此,這兩地的人都要為轉變的生活付上一些代價。

2012年1月9日

清邁行(三)


星期日想見識吓清邁的大城市風貌,走到近機場又被稱為最大的本地商場看看。其實已知如要在住所坐車去,應該是有困難的,所以預早叫車吧,誰知住所的好友司機們都通通放假,的士公司啦,又放我飛機,惟有走去大學門口搭紅車,又要等、又要講一輪嘢。這裏的司機真的不肯找路,回程時的司機可以被稱為是一個好人了,雖然載了我去動物園,後來還是肯蛓我回到大學背脊的正門,那裡近我居住的地方,可以走回家。清邁大學是有很多門口的。雖然我已經學了大學及街道名稱的泰語,但這些只能幫我上車、而不能幫忙下車。

昨天協助我的女同學Pitchii 找了一個男同學來幫手做一些簡單場的裝置工作,好讓我可以開工做作品。過程尚算順利,不過卻招了全部的狗到我的工作室來︰一隻睡在我工作室內,其餘兩隻睡在門外,我相信是因為昨天是星期六,學校人較少,她們可能想跟著一些人,有點人氣吧。工作室基本裝置完成,可以做些創作的事情了。其實工作與否不太打緊,清邁還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去感受的,因此要提醒自己不要老是想著留在工作室內!

清邁大學的純藝術部有24個全職老師,也真不簡單,有外國老師,暫時只認識了雕塑科的日本老師,他的泰語很好,在這裡的外國人大多懂泰語,而且樣子看來很謙虛,跟香港的不一樣。香港本身是一條變色龍,最喜歡遷就他人,難怪了,所以鼓勵了很多過客來港暫時居住。

2012年1月7日

清邁行(二)


14 日終於可以去大學,為了不跟紅車討價問路,還是走路吧。大學純藝術部分泰國藝術,其中有傳統泰藝和設計等;而另外一邊則是一般的繪畫和雕塑等媒介創作,明年會開辦多媒體課程。純藝術繪畫等部佔地空間不少,相當有藝術氣氛,跟部門總管談了一會,便四處參觀,學生的繪畫作品很有野心,相信是花了不少心機和時間在內吧。到了我的工作室,在學生工作室樓上一層,解剖學習室鄰,算不錯了,當然是沒有空調的。坐了一會走去圖書館,嘆吓冷氣,但圖書館不是冷氣長開的,視乎天氣而定。下午跟好久不見朋友見面,兼且帶我去吓材料舖行,買了一些工具物料。

天氣其實也熱,由於乾爽,尚算舒服吧,不過每天都要換衣服。15日又回大學,想避開昨天狂吠的狗,走另一條路上工作室吧,誰知兩隻狗伏在學生工作室傍、兼攔著走廊的路,唯有另找其他路吧。原來這些狗是校狗,好像嶺南大學的貓一樣,自來動物,然後被校內人事餵養。下午走去市內參觀當地歷史,回程跟Tuk Tuk 車司機聊了很久︰他曾經是在船工作的廚師,去了很多地方,第一任太太也是廚師、中國人,他很來當然順勢也招生意,不過我說他收費不像咭片寫的Reasonable price 喎,他笑了就算。對不起呀,司機,我手上還是其他司機咭片。晚上去了一個日本藝術家的展覽開幕。Kurashige Mitsunori屬於資深藝術家,也是相當屬意追求自己東西的人。

16日找了一個說英語不錯的學生,帶我買吓布料和八吓各樣事情。女孩子曾經去而瑞典做交流生8個月,住在教授家,所以有一定英語水平,當然也受了西方思想的影響了,做了較概念化的作品;而她的一些同學還著意圖像的美。今天狗不再吠我了,可以安然四處走。下午也去了圖書館閱讀,不過圖書館430分關門,惟有早些去晚上另一個泰日交流雕塑展吧。清邁大學的藝術中心,空間很好,今次展出日本資深的藝術家的作品;而泰國方面則大部份是大學的老師。開幕典禮很形式化,賓客會排隊簽名進場,但由於他們只說泰日語言,我就不知他們說甚麼了。在其他國家,資深的藝術家固然受到本土地方尊重,無論如何,也總有一些展出的機會;香港由於本土沒有本土認同,很多時是只因潮流/順勢或一些外在的原因等、甚至只是條件/利用等情況,因此只有數個藝術家能活躍地存在,近數年,外來的環境更有利年輕藝術家。這真是一個不健康的藝術生態,政府必須檢討藝術文化於社會人民的意義,不能單思考經濟和國際化存活的問題。

2012年1月4日

清邁行(一)


到清邁第三天了,對這個城市印象仍然不錯。第一天在曼谷機場內轉,晚上到達清很不容易才找到車子被蛓去公寓,「Tuk Tuk車在黑夜定飛馳幸好司機非常盡責,終於到了居所,公寓工作人員已在門外等候,交談片刻,隨即走上精緻的房間開始旅程。第二天一大清早,在清涼的天氣陪伴下到附近地方走走,大部份的食市沒有開門,可能仍然尚早,最後在兩間小店舖前的露天食店吃了豐富早餐。由於大學還是假期,所以下午決定往市內舊區/市中心行走,天氣開始炎熱,但感覺仍然舒服,舊區寺廟非常多,泰王及后的肖像隨時可以看到;下午很少人在街上,幾乎全是遊客,及按摩店前面擺放著任人推拿的人體圖像,最後行行重行行及又到了著名的夜市場,擺擋的人陸續預備開擋了。

第三天終於去到大學,跟老師們見面,在純藝術部門走著,看到用紙藝做的大象、有很勤力的三年級女學生跪在地上繪畫、有日本到的藝術家正在裝置錄像作品準備明天展覽開幕、還有多年不見的朋友帶我去美術物料舖走一轉。晚上本來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吃東西,但無論是的士或紅巴都拒蛓,最後還是在本區吃晚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