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七)


一直以來,行政人員是流動最多的,所以在這多年間,認識了不少人士,發現她/他們都因為是喜歡藝術而來工作的。香港藝術中心和香港藝術學院,都有同樣的情況,就是吸引了很多對藝術感興趣的人來工作,但偏偏都不能長久。讓我回顧一些人物:Edith Ng,一個很活躍的女士,有很多主意,又曾經是素食者;Wendy Edith 是在同時期工作,印象也很深刻。那時剛成立第一屆的「賣藝日」,Wendy 四處找電視台、電台和報章做訪問,終於把這項活動廣泛地宣傳開去,而賣出作品的成績也很理想;Nicole Wong 做事有條理,不慌不忙,後來轉到另一間院校工作,生了一個小孩子;Kurama Ho 是一個「潮人」,不單處理學校日常行政事務,還協助「白文本」的編輯工作,現在攪藝術行政、特別是手工藝的行政和創作工作;Louisa Ho 從前是在香港藝術發展局工作,後來加入學院,她的行政能力也是很高的,現時在另一間院校工作。現在偶然在一些藝術活動的場合,也會碰到她們,當然,facebook 也是很好的聯絡場所。

至於,工作室助理,也是一樣,他們也喜愛充滿藝術氣氛的環境,他們的裝扮更像藝術家。可惜,工作室助理離任比其他人更快。有一天晚上,打電話給阿 (Miu),誰知他已不在學院工作,談了很久,感到有些唏噓。

一般的工作環境裡面,相信大多只強調成果,而不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所謂「沒有甚麼人是不可取代」的,這種只求功績的情況,讓人類的社會,添上更多的愁緒。

2010年12月19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六)

兼職老師是學校很重要的人員,尤其是一間純粹的藝術學院,課程著重實習,更需不同的專科人材。學校一直以來邀請了,也可以說是,全港最龐大的兼任教學藝術家。這些教學藝術家,必須是從事創作的,因為她/他們要把自己的經驗跟下一代分享,當中也包括從海外到訪的藝術家。有些藝術家有獨特的人格,有時需要時間去調節、或另一方面學生也需要多些忍耐,互相了解,這也藝術本質放到生活上的一大考驗,也就是藝術教育重要且不可逃避的部份。

在繪畫科來說,請老師是難的,因為當代藝術家以繪畫作創作媒介的人少;另外繪畫老師也要對其他創作媒介和意念熟悉,因為學校雖以藝術媒介作分野,但創作的指導方向是以學生的潛質為依歸,學生最後是可以自行選擇任何的創作模式。由於了解到自由創作人的生活和選擇、和學校龐大的兼任教學人數,因此在這方面的教學安排是儘量希望以穩定為原則。

這幾年的兼職同事,全都變成好朋友了。谷敏超,學問很廣闊;Steven Leung 的繪畫可以用上時間欣賞;Carol Ho 的繪畫知識很好,而且也有國際的視野;Jerry Kwan 雖然已離去,但其繪畫的色彩就等如其人生的經歷。想起來,這些教學人才都是香港重要的資產。現在,也引入了新的老師,甚至自己畢業生,希望她/他們不單努力追求自己藝術之餘、也努力尋找藝術教育的精要之處。

2010年12月11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五)

其後加入的老師有謝明莊、林嵐、羅琛堡和林志光;四專科的專責老師都到齊了。

老師們都很齊心,可能因為大家都是活躍藝術家,對藝術和社會都有一些共同體會,而且對教育都有盼望,縱使對一些事情都未必有共同的意見,但都會朝著一個大前提進行,栽培新一代本土的藝術家,建設以地土為本的文化藝術。

那時老師們的討論很多。還記得在謝菲道一間名「正隆」的食館,其經營時間不長,但卻成為老師們經常光顧的地方,那裡有一款二人套餐,無論我們有多少人,總會點選這款套餐,後來我們也覺得很神奇,這款套餐的伸縮程度為何這麼大,有時可以供兩三個人吃;有時又可以填飽四五個人的肚。後來也有跟學生在那裡吃飯開會。

這種經常討論的情況,讓我記起在香港藝術中心工作的日子,那是有四個部門:展覽部、表演藝術部、電影部和教育部;四個部門的阿頭,被稱為四大天王,有何慶基、茹國烈、Jimmy Choi、和Florence Lam。那麼他/她們都時常討論和開會,那時的節目都很豐富,而藝術學院中的澳洲課程也是在那時產生的。

討論、brainstorming、吹水都是很多事情發生,一間藝術學院還未自我認識的時候,更需要認真摸索的時間。跟朋友閒談時,都問著,為甚麼會有一間「藝術學校」而沒有「天文學校」、「數學學校」等。有沒有想過是因為要一間與正規學校不同的地方?去發展另類的教育,栽培另類的人材。當然,以香港當今的思維,所有事情也都不過是停留在一個實際求生的商業考慮當中。

2010年12月5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四)


其後的學屆,在時間方面,可能有些混淆了,印象中有一屆的同學是很靜的,他她們的作品在手藝上都很精緻,畢業後也相當低調地創作,有Jane HungKaren LouiseAh Yuen等。

最黃金的時期,是有VenusWingCandyKeikeiCircleLeoLeeHanisonClaireAliceTeresaDamonStathony的時候,因為那時學生的歸屬感很強,加上學校已經有自己的基礎文憑課程和純藝術文憑課程,這些學生有些已經升上來就讀學位課程,並主動籌劃/延續很多不單對學校、甚至對本地藝術圈很有意義的事情,例如白管子、白文本、賣藝日、Cracker展覽等。

近期的學生在師生關係方面,其實是更加成熟和有更多的分享性,特別是學生能組織更多自發的活動和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些成熟的學生在其本身的工作上/人生的經驗,可以是寶貴的分享議題。好像 Ma Nam ChuJohnChi YuenAnne 等。這正反映學校的發展,由早期老師推動學生、到慢慢建立在地的文化、後輩繼承前輩的精神,從而走出自己的面貌。如果一間學校,主角不是學生,那就沒有甚麼好說。

還有些畢業後相當活躍、在藝術的範圍內都有積極推動、而沒有提及的同學,都可以回憶一下,有 LaurenceMovanaHimTongIrisStephanieCarl 等。


當然,還有不少暫時記不起名字的同學,深信他/她們都有自己努力以赴的事情,也希望每一個喜愛藝術的同學,都可以堅持自己的創作,創造自己的創作時空。

2010年11月27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三)



第一屆也就是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學位課程的學生:有 Lucille LoSteven LamEnoch Cheung等。這個課程的特色是招聚了很多較為成熟的學生, 有些甚至在自己的藝術發展上已有一定的基礎。好像 Lucille 盧玉燕,她本身在國畫的藝術上有一定的體驗,但為了更進一步追求藝術,立意重新開始。藝術學院在教學上從開始都不是單向的發展;至後來,以個人而言,我特別留意每個人的獨特性、及其與香港本土藝術的關係。Lucille 很用心突破自己,後來我們還一起完成博士課程,當中亦包括 Steven Lam

第二屆的學生有很多人,那時候學生與老師之間共同發展了有更多歸屬感的教學空間。當中Ivy MaAlex HeungCarolineVirginiaCarol Lee 等等。我還記得Ivy Caroline 的自畫像,作品很有感情,人像中的眼神很有力。我沒有教過Carol,但由於她積極籌備很多活動,例如「開閘」、後來的Too-art及很多與我及其他人一起籌備的「藝術貨櫃計劃」,而成為長久的合作伙伴。

第三屆進入更成熟和穩定的時期,有Monti LaiChris ChanAmy ChowWinnie ChanViolet ShumYvette Fung等等。那時學生不單凝聚力強,如 MontiRingoAmy 都積極地參與學校畫廊的展覽籌備活動,其中包括了第一屆的「賣藝日」。 而 MontiChris 畢業後跟我一起在觀塘租了個畫室,後來更組織了很多藝術活動。


後話:學生們,我沒有記不起你們,只是人數眾多,未能盡錄。

2010年11月15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二)


印象中有Louis Yu 茹國烈的說話表情:描述有關成立藝術學院的因由。Louis 曾經是戲劇人材,表情豐富,說話有說明力,他所描繪的藝術學院的確很吸引,很有意義。儘管有人說香港藝術中心是因為財政的問題,才想起了一間藝術學院,但我寧願相信它存在的意義。

2000年藝術學院開始了。最早進入香港藝術中心8 樓辦公室的老師是 Eliza Lai黎美蓮、Fiona Wong黃麗貞及我。那時候我們坐在pantry 的臨時辦公室。「三個女士一個墟」,這個墟也相當快樂。其實還有何兆基,只不過他還未能上任。三個女士加一個男士,我們後來搬到七樓的小單位。

何兆基是一個沈默寡言的人,但做是很有步驟、穩重和願意承擔責任,我們三位女士都喜歡表達意見,不過有重大決定時,都會依從這位當時是我們上司的人。除了何兆基,Susanna Lee李淑仁是當時的 director,她終日都很忙,是一個行政能力很高的人。那時,大家都為了將來可以成為正式並可接受政府資助的藝術學院而努力以赴。其他 Applied ArtMedia Art部門的主管,還有Amy Chow及另外一個的也記不起他的名字了。Amy是一個在設計行業內很好的專業人才。Sunny Lam 是第二任的Media Art部門的主管。

跟著,加入了 Lukas Tam 譚偉平, Francis Yu 余偉聯。大致上,純藝術部門第一階段的老師就位了。

2010年11月9日

我的藝術教學日子(一)

回想起來,我的藝術教學日子已有十年多了。1998年香港藝術中心開始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大學藝術課程,那時候,我也偶然做兼職老師,直至2000年藝術學院成立,我正式回港開始教學工作。期間大部份時間都為全職老師,只有少數時間因為個人學習學習問題或其他原因,停止全職但仍擔任兼職老師的工作,感覺上好像從未離開過這間服務的機構。事實上未當教學前,我是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展覽部工作的,對這個機構實在有無比的情感。

香港藝術中心一直以來都是跟喜愛藝術的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也包括了我。今年十月我正式向學校當局遞交了辭職信,想來想去實在是捨不得,但每一個機構總有自己的未來方向,作為一個機構裡的小人物,並不能可以改變些甚麼!惟有告訴自己,努力的人總可以從頭開始過,但願這些都不是騙人的道理。

對於曾經教過的學生、或與學生一起奮鬥過的日子、甚至延伸到對香港本土藝術關注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有增無減,大概這就是傳統老師、加上是身處本地藝術家的思緒吧。

請容許我用小小時間去回憶這段教學的日子吧!

2010年10月23日

藝術路程

早前曾經詢問了Kacey 黃國才對現在香港藝術的看法如何?Kacey也來電郵回答了。Kacey是資深的藝術家,相當活躍,獲得了不少藝術獎項。他認為香港的藝術正朝向更專業的方向走,不過其中也會有一些壞情況,例如藝術家可能會因為太專注藝術市場的買賣、而忽略較實驗性的創作。他也補充說:對香港藝術家的身份感覺很好,因為他可以參與編織這地方的文化。Kacey 是相當樂觀和積極的,他同時也道出了藝術的普遍歷程。

藝術創作除了自己的創作慾望外,還有希望在社會有一點影響力,換言之,也就是希望有多些人可以看到其作品。

現在的情況是,藝術家自行發表的機會不會太少。現成的場地有非牟利、政府及私人畫廊的、也可以順應當代藝術的特定現場作品、自行發掘城市中各種的空間;當然,也少不了互聯網上的發放。換言之,發佈作品不算是大問題。

然而,藝術的路程仍然好像很短,因為發佈之後,往往需要專業人士和畫廊幫助確認或推荐,但這個範疇通常都很細,所以產生了一個現象:藝術好像是為少數人而做的。至於以後歷史角度的研究,是屬於很難測定的事情。

把一些字放在一起:「獨特」、「版權」、「價值」、「利益」,看能否找出一些玄機?與其他學問比較,藝術的開放性有多少?當今的藝術真的願意與人分享嗎?

2010年9月10日

藝術攪乜鬼

這邊廂聽到「….合幾個人的力量去捧紅一個藝術家不難」;那邊廂又聽到「藝術家地位就是低一點」等的話語。近日由於四九的文化區規劃的討論,又加上對香港藝術發展局選舉委員事宜的評論,香港藝術界又鬧哄哄了。

對普羅大眾,香港的藝術似乎偏離了一般人的純潔想像。以藝術學生為例,在其正式自行尋找創作路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矛盾、掙扎和完全缺乏自信的表現。他/她們本忠於藝術的正面人生意義、卻往往遭遇到千奇百怪的當代藝術、觀眾的強烈參與角度和種種不斷自我變形的藝術現象,令他/她們無所適從;而普羅大眾,更加無法理解這些與他/她們生活看似毫不相干,自話自說的藝術作品。大概「藝術家地位就是低一點」也是由於這個不明所以而有感而發的感想吧。

藝術創作由早期文明開始的手工藝,用來 改善人民的生活、到精神生活的追求、至現在超越塵土的層面,向多方面伸延,且不受固定路向的評核。當代藝術意念不容易在生活層面上確定或實踐出來、以致能 明顯地造福人群。當代社會的消費現實主義,往往成為藝術品最實用的出路,使藝術創作輕易地以金錢為衡量的標準;另外當代藝術的國際系統、和千絲萬縷的關係 網,都使藝術變成為小圈子內的權力中心運作,遠離了廣闊的人民層面。

2010年8月24日

Inside Story

上篇文章問了個問題,不能不繼續回應。找來了新進藝術家冼朗兒Stephanie Sin,詢問她的看法。Stephanie 2007年完成學士藝術課程後,即全程投入藝術的氛圍中,除了個人的繪畫創作外,更積極參與圈中的活動,認識不同的藝術家,對於藝壇中的事情,都有一些觀察。她認為香港太少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本地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多的話,是不用懼怕現時畫廊、傾向推介外地及中國大陸藝術家的做法,而且甚至可以「水浸」藝壇;另外也不夠好的作品和藝術家,因為大多的香港藝術家都會參與很多所謂「有趣」或「可發聲」的事情,而不能專注自己的藝術,特別是年青藝術家,其作品很多時是不斷反映在「現時發生了甚麼?」的事情上,而沒有發掘自己創作內最深入的地方。所以,這些藝術品都跟藝術家沒有甚麼關係,也因而顯示不到甚麼藝術情況。她認為藝術家應該學習聆聽自己的內心深處。

這些觀察,不難理解。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少的話,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是少的;藝術家創作不夠專注,作品也很難有所發展。現時的情況,除了所謂「全時間」藝術家的問題外,最重要的是藝術工作者把大部份的藝術時間,放在很多其他的事情上,包括推廣、行政、社區活動和教育;甚至更加要命的是不停為不同的機構作「對題」創作。藝術家無法獨立地、並首先為自己的藝術確立自我的方向,藝術欠缺了自己的面貌。

然而,Stephanie 提及的不足夠問題,大概也引出了「看不到」的問題,也即是說:在藝術主流圈內「看不到」大量的本士藝術。這究竟是涉及「機會」還是「參與」的問題呢?

後話:為甚麼藝術家不積極參與主流藝術圈的活動?

致哀:對於香港人在菲律賓遇害的事件,感到非常悲痛。

2010年8月14日

香港藝術

2000年由香港藝術中心發展出來的香港藝術學院,其成立之後,在某個程度,可以說是打破了本地藝術界的悶局。那個時期前的藝術圈範圍相當細:觀眾固然少、也沒有甚麼可以令廣大群眾共同雀躍的活動、畫廊也沒有興趣本地的藝術;期後畢業學生人數增多、院校競爭性增大、2003年經濟低迷、西九效應等致令本地藝術家的面貌逐漸在社會上浮現出來,最令大眾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家工作室的開放節目,使本地藝術終於能站在本土上,確立其存在的事實。然而,我們所看到的,仍然是浮在表面上的影像,看不到實際的內容,及其與社會或人文的意義,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可以回應的觀眾,如評論員、研究員、歷史學家、策劃人、甚至行政人員,也就是說在這藝術圈裡的專業、甚至非專業的人士仍然非常不足;文獻及評論那麼少,實在不可能那麼容易地為本地藝術下定義。

近年,新的藝術院校陸續誕生、藝術工作室也慢慢在不同地區形成、畫廊也多了做本地藝術家的展覽、接近群眾的商場也有大大小小的展覽、藝術家的流行小意念也延伸至中學校或社群裡繼續進行、年青的藝術家除了不斷嘗試全職的藝術道路外,也積極尋求到北京發展的可能性,這種種現象都好像告知各人:從本地出發的藝術都有了一些出路了。事實又是怎樣,大概積極參與其中的人士,又可能有另外一些看法。